“‘高龄老人诉讼桥’暨老龄法律服务学术年会”在京举办
2024年11月20日,由北京老龄法律研究会与北京市两高律师事务所共同主办的“‘高龄老人诉讼桥’暨老龄法律服务学术年会”在两高律师事务所隆重召开。本次会议聚集了众多法律界的专家学者和执业律师,旨在探讨和推动老龄法律服务的进一步发展。
北京老龄法律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陈洪忠发表了题为“高龄老人诉讼桥及老龄法律服务”的主题演讲。陈洪忠副会长首先代表北京老龄法律研究会高度肯定了两高律师事务所在意定监护人专业机构试点工作和遗产管理人服务研修办公点专业服务取得的成绩,并对两高律所老龄法律服务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多要求。他随后深入分析了当前老龄社会居家养老背景下高龄老人面临法律问题时的困难和挑战,强调了构建一座座高龄老人诉讼桥的重要性。陈洪忠副会长表示,“高龄老人诉讼桥项目”是指为解决高龄(年满80岁)老人家庭特有诉讼难题,切实保障高龄老年人的合法权益而提供的专业法律服务。主要目的是解决高龄老年人诉讼能力残损难题,完成服务合同以外的巨大工作量,或帮助高龄老人及其老年监护人精神康养,以回归调解解决矛盾的途径。通过专业法律服务保障好高龄老人群体的合法权益,提高老年人生命末端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北京老龄法律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金丽介绍了高龄老人诉讼桥项目具体内容。陈金丽副秘书长表示,“高龄老人诉讼桥”是北京市法学会“高龄老年人应诉问题化解代理服务”公益项目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她详细阐述了研究会在老年人法律服务领域的创新举措,并分享了在老年人权益保护方面取得的积极成果。
北京老龄法律研究会副会长、北京交通大学法学院博士生导师郑翔教授发表了题为“对构建老年人意定监护的监督机制的几点思考”的主旨演讲。演讲中,她指出意定监护制度在老年人权益保障中的关键作用,并提出了构建有效监督机制的若干建议,以确保意定监护制度的实施更加透明和公正。
北京老龄法律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农业大学人文发展学院博士生导师刘建副教授做了题为“民法典意定监护制度的功能定位、体系结构与规范表达”的书面发言。他对各国意定监护制度实施历史做了梳理,对于中国律师担任老年人家庭律师和担任意定监护人的专业服务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在经验分享环节,北京老龄法律研究会监事、两高律师事务所老龄法律服务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养老服务首席法律咨询专家翟晓静,两高律师事务所老龄法律服务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养老服务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张荆分别就老龄法律服务工作的实践经验进行了发言。她们结合自身丰富的专业经历,探讨了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挑战及应对策略,为老龄法律服务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
北京老龄法律研究会法律服务分会副会长、两高律师事务所老龄法律服务研究院院长张丽华对2024年度的老龄法律服务工作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未来的工作计划。她表示,两高律师事务所老龄法律服务研究院将继续致力于推动高龄老人诉讼桥项目的开展,促进老龄法律服务的创新与发展,为老年人提供更加全面和高效的法律支持。
在沟通交流环节,与会专家热烈互动,探讨了老龄法律服务领域的最新动向和未来发展方向,形成了广泛共识。
本次学术年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法律界关注高龄老人权益保障的专家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学习的平台,也为推动老龄法律服务的新质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希望两高律师事务所老龄法律服务研究院积极探索,在意定监护和遗产管理人服务试点工作中勇立潮头,为我国老年人群体提供最需要、最专业、最可靠的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