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养老诈骗,需提高律师专业度
近日,全国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部署会召开,中央政法委秘书长、全国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办公室主任陈一新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宣传教育、依法打击、整治规范“三箭齐发”,依法严惩养老诈骗违法犯罪,延伸治理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涉诈乱象问题,为广大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几乎同时,最高人民法院也发布了《关于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孝亲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统计数据显示,今年我国已经全面迈进中度老龄社会的门槛,十四五期间内地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预计将超过3亿人。针对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北京老龄法律研究会会长陈洪忠表示,目前诈骗老年人犯罪类型多,包括对老年人的“丢包诈骗”、“以房养老套路贷”等诈骗行为,至少存在28类诈骗老年人的犯罪。诈骗老年人犯罪行为非常猖獗的原因主要有,老年人意志力较低,大脑等器官身体机能在慢慢退化,另外子女不在身边,自己了解世界或者认知有限,就给诈骗分子比较多的空间,把老人作为犯罪对象的越来越多,同时诈骗的手段也在不断翻新。
北京老龄法律研究会会长陈洪忠表示,在依法加大对侵害老年人人身和财产权益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大涉老年人权益案件执行力度等方面构建老年人权益保障机制的同时,针对普遍的空巢老人,我们大力引导和规范法律养老,这是老年人防骗维权的根基所在。所谓法律养老,是指有法可依、权保为重、专业分工、孝爱有章、监督完善的社会养老模式。养老服务应该走市场化发展道路,把养老服务和权益保障有机结合起来,建立老年人对律师法律养老服务的信任机制。需要加强市场化操作,加大律师对于老年人权益保护的力度,提供更加专业的服务,让空巢充满幸福阳光,让涉老诈骗无隙可钻。
助孝信托法律服务是西方持续性代理、任意监护等有益市场养老制度的中国方案,是指为了解决子女赡养不专业、常缺位、不孝顺,或者无子女赡养等难题,以意定监护预备和服务为核心,由专业律师事务所提供的“孝子”法律服务。但是,律师为老年人提供助孝信托法的服务人数还特别少,信任程度和专业程度远达不到市场化需求,助孝信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养老服务的一个重要方面,应当共同努力使之早日来到养老服务舞台的中心,造福亿万家庭福祉。北京老龄法律研究会会长陈洪忠表示,目前律师在养老服务方面还需要更多专业的积累,因此可以加强律师助老维权专业能力培训,更好的助力老年人解决出现的侵害和纠纷。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向前推进一步,法治建设就要跟进一步。全面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必须有伟大思想来引领。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养老的思维方式与时俱进赋予时代内涵,法律养老的宣传和落地任重道远。无论是持续性代理制度,还是任意监护制度,法治国家或地区的专业养老律师队伍都在蓬勃发展,在应对老龄化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果只将法律服务看做养老事业的辅助,绕过中国律师去研究社会养老服务都不是正路,不利于有效应对老龄化,不利于老年人的权益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