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涉老法律服务的特色与发展前景 -凯发k8官网首页登录

欢迎来到安徽华衡老年维权和调解中心官方网站!

律师涉老法律服务的特色与发展前景 -凯发k8官网首页登录

律师涉老法律服务的特色与发展前景

发布时间:2022-09-29 浏览次数:631

 王进喜 程滔  2022-09-29 16:24 发表于北京

律师涉老法律服务的特色与发展前景


目前,我国迎来了第二个老龄人口增长高峰,到“十四五”末期,60岁以上老龄人口将突破3亿人,占总人口比例超过20%。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给全社会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和挑战。老年人随着生理机能的减弱,认知能力下降,知识结构老化,民事行为能力也逐渐下降,老年人面临诸多的法律风险。加强涉老法律服务是一项民心工程,是律师行业促进职业发展、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形式,也是律师行业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


一、老年人权益法律保障的必要性


随着老年消费市场的兴起,针对老年消费者的各种欺诈类违法行为越来越多。大量案例显示,老年人受年龄、健康及其他社会因素影响,更易成为实施消费欺诈乃至诈骗犯罪等违法分子的目标群体。排名前10的老年消费维权热点分别为:电话诈骗、高收益骗局、不合理低价游、以房养老骗局、免费促销陷阱、“坑老”会销、老年神医广告、不安全老年代步车、投资收藏陷阱和预付卡退费难,还有大量针对老年人的理财陷阱。根据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2018年发布的信息显示,以老年人为目标的侵犯财产犯罪逐渐成为经济犯罪领域的一个突出现象。在此类案件中,均以老年人群体作为欺诈对象。2012年至2017年,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受理的涉老民间借贷案件数量分别为236起、306起、295起、660起、4403起、1267起。由此可以看出,以投资理财为目的引发的涉老民间借贷纠纷在2012年至2015年呈放缓趋势,稳中有增,2016年出现井喷式增长。随着金融监管的加强,2017年涉老民间借贷案件出现下降趋势,但仍远远高于2015年之前的案件数。

此外,还有赡养和监护的风险问题, 2019年,北京法院共受理涉老(60岁及以上)的案件约12.5万起,赡养与继承纠纷依然是家庭矛盾的核心,占比达到12.9%,年审理案件过万。

老年人权益受到侵害后维权难。《中国老年消费者权益保护现状调查报告》显示,我国有超过三分之一的老年人在消费过程中曾遭受权益侵害,其中三分之一的老年人认为利益损失额度不高,维权费时费力,维权结果也可能不满意,所以选择放弃维权;三分之二的老年人表示不知道怎么维权,不知道该找哪个部门,需要提供什么证据材料,更不知道依据哪条法律,向何处投诉维护自身权益。老年人维护自身权益意识不足、维护老年人权益力量不足成为当下的主要问题。

相较于法律制定之初偏重于家庭养老的立法模式,我国修订后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大力引进社会力量,重视社会组织与社会资本在老年服务中的作用,开放老年服务行业为老年关怀提供保障。但是开放型的准入机制与资本的谋利属性,不可避免会使养老服务机构整体形成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局面。因此,建立服务合同审核机制,加强相关跟踪保障服务,需要用法律进行规制。


二、律师参与涉老法律服务的特色


(一)律师服务具有专业性

这不仅指律师具有一般法律知识,也是说老龄法律服务已经成为一个新的专业方向,具有足够的市场需求和人员容纳能力,为此律师应当具有针对老年人开展法律服务的特有知识与技能。

(二) 律师能为老年人提供法律援助

法律援助是对老年人群体进行法律帮助的重要方式,能为老年人摆脱法律困境和防范日常法律风险提供有效助力。老年人受经验与法律知识所限,在其权益被侵害时往往不知道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该向哪个部门提出维权申请,一些低收入老年人甚至无力聘请律师为自己维权。2021年8月《法律援助法》颁布,虽然没有专门针对老年人的条款,但该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对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者社会救助;请求发给抚恤金;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等可以不受经济困难条件所限获得法律援助。例如,北京市法律援助中心对老年人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服务,包括电话或现场咨询,对70岁以上的老人免去经济困难的限制,为他们提供律师法律援助。

(三)律师服务具有综合性

老年委托人所面临的不仅是传统的婚姻、继承等法律问题,还可能涉及心理咨询、医疗卫生、资产管理等一系列其他问题,依旧按照业务分类为老年人提供单项的法律服务已经不再适宜,而是应该以老年人群体为一个领域来整体设计和规划涉老法律服务和其他相关服务,保证服务的连贯性、整体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律师服务的专业性不仅指法律知识的专业化,还包括在老年人心理学、财务管理等方面具有相应知识储备。当前律师在开展涉老法律服务方面需要律师个人不断增强相关知识储备、全面提升个人能力素养,未来还可以考虑律师事务所在组织形式上进行变革,将涉及老年人群体的多个行业的专业人员结合在一起,通过一站式综合服务解决老年人面临的法律问题。


三、律师涉老法律服务的前景


随着党和政府对老龄人口问题日益关注,关于老龄问题的法律规定也在不断完善,这也给律师为老年人提供法律服务和养老提供法律保障带来了更多的契机。以下几个方面,将是未来律师涉老法律服务的重要发展方向。

(一)助孝信托法律服务

助孝信托法律服务是指为了解决子女赡养不专业、常缺位、不孝顺,或者无子女赡养等难题,以意定监护预备和服务为核心所提供的专业法律服务。《民法典》规定了合同确定意定监护,新增居住权,规定了遗嘱执行人和遗嘱管理人制度,明确了遗嘱信托扩大等,为律师提供了涉老法律服务的依据。律师提供助孝信托法律服务的范围一般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一项或多项:(1)担任意定监护人;(2)担任意定监护监督人;(3)担任遗嘱信托受托人;(4)担任遗嘱信托监察人;(5)担任信托监察人;(6)担任生前预嘱执行人或预嘱执行监督人;(7)担任遗嘱执行人、遗产管理人;(8)精神慰藉、法律咨询服务;(9)持续性代理人;(10)担任财产管理人;(11)担任生前契约执行人;(12)担任生前契约执行监督人。

(二)对养老服务的监督

前述养老服务社会化需要对其进行监督,而老年群体相对弱势,无法进行有效监督。在加强政府部门监督的同时,也要看到其可能因监管对象众多而分身乏术的问题。这就产生了政府机关以外的第三方人员的监督需求,律师可以利用专业优势对养老服务企业(机构)或个人的资质、卫生、服务项目、服务质量等进行监督。根据谁受益谁购买的市场运行规律,专业的养老服务监督是社会养老市场监督的主要表现形式,也是养老服务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商业领域里的律师法律服务

以保险为例。保险,尤其是各类商业保险,是现代人保护自身安全、分担各种风险的重要金融投资方式,是规避重大风险、实现传承稳定的有效手段。投保人可以通过在保险合同中设立受益人权利的方式,实现在保险约定事项发生时将其带保障的利益,以保险人向受益人赔付的形式实现流转,使人身或财产利益藉由保险这一途径得到长久存续。投保人可以主动作出规划,使得投保之人身或财产性利益在其预期被需要的节点发生效力。“以房养老”是经银保监会批准的保险公司销售的产品,目前市场上仅有少数几家保险公司正在经营,而大部分所谓“以房养老”的骗局通常借以房养老之名行民间借贷之实。以房养老涉及诸多事务,如法律文书签订、有关法律协议的审议、协议执行时的跟踪维护等,一般人群是难以凭借自身能力完整处理的。律师可以根据其专业技能为活动双方提供评估、建议等服务,为老年人安度晚年保驾护航。当前房地产在我国居民个人资产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律师开拓与老年人房地产有关的法律服务,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着力点。


网站地图